服務項目線上諮詢企業培訓精選內容顧問團隊學員推薦使用說明常見問題最新活動你好,GUEST會員登入服務項目服務項目關於我們精選內容顧問團隊學員推薦其他使用說明常見問題最新活動免費體驗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由Dr. Steve Wallace所創立之學術翻譯公司,專營英文編修及中英翻譯服務。創立20年以來已處理過數十萬篇英文編修及中英翻譯案件,並協助許多台灣研究者成功將論文發表於國際期刊。比較級 英文句型 如何使用完整的英文比較句型:Compare、Than如何使用完整的英文比較句型:Compare、Than寫出完整的比較句在學術寫作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為比較句能夠確保學術寫作者的兩大目的:(1)準確地呈現研究結果,並(2)指出本研究與先前研究間的差異。然而,要寫出文法正確且完整的比較句並非件容易的事,必須非常慎重地考量相關文法和句法。所有的完整比較句都包含主詞、動詞、比較級修飾語、連接詞(如:than,或表示比較性質的介系詞片語),以及和主要子句相對應的從屬子句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想要將 Men are tall 這個句子改寫成比較句,可以從把形容詞 tall 轉為比較級開始。大部分的單音節形容詞和副詞會加上字尾 -er(tall-er)以形成比較級,而超過兩個音節的形容詞和副詞則是在前面加上more來形成比較級。比較級修飾語經常被誤用,舉例來說,taller 是用以指出 A 比 B 高,但卻不代表 A 本身很高或者 A 很高但卻不是最高的。英文是一門非常具體的語言,我們用另一個更精準的字來進行比較並表達某事(物)在某程度上的不同,而非直接改掉我們原先所用的詞。然而,要找到適當詞彙來寫出更精確的描敘通常需要消耗大量時間,甚至要透過翻閱字典才能達到目的。連接詞 than 為形成完整比較句時會使用到的字,但因為發音上的雷同,then 經常被誤用在 than 該出現的位置。在理解這類常見的錯誤之後,我們可以加入主詞、動詞及從屬子句來寫出下面的完整比較句:On average, men are taller than women are.在比較句中,句尾動詞經常會被省略,因為句子本身已隱含該動詞的意思相對來說,在一個不完整的比較句中,如:Women prefer friendly doctors more than men,其語意交代不清,使讀者無法得知女性偏好友善醫生的程度比男性偏好友善醫生的程度來得高?還是女性偏好友善醫生的程度比偏好男性來得高?為確保比較句的完整性,寫作者可將比較句視為數學等式,在 than 的右側寫出與左側對應的所有詞類,如:Women prefer friendly doctors more than men do.在此句中,動詞 do 代表動詞片語 prefer friendly doctors。在比較句中,從屬子句的動詞可置於句尾或緊接在 than 之後,動詞的擺放位置主要是依照個人喜好,不過在某些行文中更改動詞位置可以加強語意明確性。在上面的例句中,將動詞緊接在 than 之後是較好的做法,原因是 men 與其關係子句直接相鄰,如:Women prefer friendly doctors more than do men, who prefer serious doctors.與動詞 do 類似,that 和 those 對完整、精確的比較句形成亦相當重要,尤其在包含所有格的比較時。例如在 Girls’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boys 中,比較女孩的分數和男孩是不正確的,必須要加入 those 讓此句完整,如:Girls’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oys.片語 compared to 和 compared with 可以用來代替 than 的功能,也能交互使用。不過,為了寫出精準的比較句,我們仍須瞭解這兩個片語的不同。Compared to用以暗指兩相異物件間的相似性(如男人之於機器),而 compared with 則是用以指出兩相似物件間的差異(如男人相對於女人)。在長句中,有些作者覺得應該要在 compared to 和 compared with 之前插入逗號,就像在一般對話中應該在此處暫停一下的感覺。但從以下的範例我們可以看出在比較子句間插入逗號是不正確的,如:Lymphocytes are smaller, than erythrocytes are.不完整的比較句在學術寫作中是常見的混淆寫法。如作者無法以比較句陳述研究內容,則將無法呈現如何由結果推出結論,以及該研究與其他研究又有何不同貢獻。因此,對完整比較句的基本瞭解及觀念可作為學術研究者成功寫作的基礎。文章由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同意後轉載,原文出處: https://bit.ly/3vHw58a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 - 英文編修、中英翻譯、期刊投稿服務 https://www.editing.tw/ 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2024年03月12日 14:22學術 論文 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 學術英文論文重新規劃段落和翻轉架構技巧問題:我已經完成了我的論文,但我不確定是否將我的想法有邏輯地呈現在文中,我特別擔心不同段落間觀念的連結。我很猶豫是否應該從頭改寫全文,請問您會建議我怎麼做?-台大理工學院學生回答:當您完成一篇30到40頁的文章或章節時,您很可能不完全理解自己所寫的內容。在撰寫研究論文時,其中的論證通常極為複雜,且不會出現原先計畫地的結果。某些論點會在寫作過程中有所延伸,有些則會被壓縮;某些計畫好的實驗或研究途徑是有效的,有些則是死胡同。因此,每篇文章和章節都有各自的方向,而作者通常不會意識到其中的偏差。重新規劃段落的核心概念是由手上的全文開始,從中重新構建段落間的架構。有了這個新架構,您就可以重新評估文章,也或許可以找到新的替代架構。其分為八個階段:用一句話總結每個段落重新檢查您的文章,確實寫下所有標題和副標題,並用一句話總結每一段的內容。每段的摘要不能超過一句話,且必須是有實質內容的,附有可以被理解的意思,而不是抽象或空洞的。它必須像一則好的推文一樣,準確地敘述每個段落所說的事情。當您碰到圖像或表格時,也要用一句話記下它們的標題。給每一段落的總結訂下編號一個比較技術性的作法,是將每個段落的總結和它們的標題用大字體輸入在一個Powerpoint檔內,再以「投影片瀏覽」即可看到當前的架構。若是有較多圖表和表格時,您可以在該段落處穿插一個與圖像有相關的頁面內容,可做為提示或說明。分析文章的摘要您現在可以看到每個章節的長度、計算每個標題之間的段落數、論點的順序、任何離題或論述不夠詳細的地方,及論點有片段或重複的部分。若您的摘要精確且落實說明每個段落的論點,那麼一些重複、異常的部分就會顯而易見,而文中於不同階段被片段式呈現的同一個核心論點也同樣昭然若揭。定義替代架構仔細閱讀段落主題並嘗試用另一個順序來定義之。在經常使用主題結構的學科中,例如所有人文學課和大部分的社會科學,一個論點從來不會單單只有一種最佳的論證方式。STEM科目和生物、物理、化學等仍然常用傳統的論證架構。然而,即使在這些領域中,依然有一些跳脫傳統框架的論述。舉例而言,一些作者在一開始就很詳細地討論以前的文獻,並通常專注於研究方法,接著才詳細介紹他們的實驗、結果和分析,只在最後保留最小的討論空間。其他作者則迅速地介紹文章的背景脈絡,然後很快地進入他們自己的論點。他們將文獻用作開放式結論,該結論明確地使研究結果與其他近期的研究相符,並更加著重於解釋研究結果的差異。將文章每個段落分配至四或五個章節將原本的段落編號移除,並在新的標題下將它們重新分組。嘗試分出新的章節,並在每個章節中加入大致相同的段落數。若某個章節太長,則將其分成不同章節。如果一個章節內容貧乏,可將其與別的章節合併於新的標題下。移動段落,把全文新的段落重新排序用一新名稱儲存新排序的文章或章節。在適當的位置輸入新的副標題,然後將整個段落移動,至新排序中的正確位置。在此階段,您不需要擔心段落之間的連結,只需要按照正確的順序將它們排好,無須擔心有矛盾的連接處。接著列印新的文章。修改新版文章中的段落連接處刪除每個段落中舊有的連接詞,並重新撰寫適合新版文章的段落開頭與結尾。重新修正開頭的主題句子與段落最後的結尾。我通常會在列印出來的文本上修改,但您也可以在電腦上作修正。接著確實連接每個段落與副標題,就快要大功告成了,然後查看新的排序是否在各個層次上都合適。現在您的文章或章節有兩個版本,您會選擇新版還是舊版?我們總是會根據明確的具體替代方案進而作出更好的決策。將這個方法和只有一個版本的文章對比,我們就能理解為何很多作者儘管在明白文章有缺點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使用他們現有的版本。最後補充一點:重新規劃段落並非易事,您必須誠實且有決心地面對您所寫出的內容,或是您努力想表達的想法。批判一篇已經完成的文章需要很大的勇氣,而要確實想到另一個架構需要很多信心與想像力。我常常發現我自己和學生,極不願意跨出重新規劃的第一步。但是,當我們鼓起勇氣行動時,新版的文章往往有所改善,大家也幾乎不會再回頭採用舊版的文章。文章由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同意後轉載,原文出處:https://bit.ly/3P6T7f0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 - 英文編修、中英翻譯、期刊投稿服務 https://www.editing.tw/ 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2024年01月12日 16:07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 論文 閱讀學術論文時,該如何理解英文生字的意思?提問:在閱讀學術論文時,常會遇到陌生的字詞,必須多花很多時間一一翻閱字典。是否有什麼方法能讓我更有效率的閱讀論文,不需再為這些陌生字詞困擾?當然,我也想多多學習新字;我該在閱讀完整篇論文後再查單字,還是邊閱讀邊查?您能否提供學習生字的小技巧?—W.J.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碩士班研究生回答:閱讀學術論文時,最好避免每碰到一個生字就去查字典,打斷閱讀的思考過程。用鉛筆或其他暫時性的標記把陌生字詞標示出來,試著用既有知識和上下文句去推測它的意思。藉由這個方式理解字詞,能進一步了解字詞實際使用的方式,對我們會更有收穫,而不只是留下一張長長的生字清單,也不會過度依賴字典。等閱讀完整篇論文後,再一起查閱字典,以確認之前推測的字義是否正確。首先,試著念出生字。運用簡單的字母拼讀,試試看幾種不同的發音方式。把字念出來,會加深我們對這個字的印象。接下來,檢視生字的結構。看看有沒有認識字的某一部份,再由其字首、字尾或字根的意義去推測整個生字的含意。接著,看看生字的上下文,依照生字在句中的使用方式去推測可能的意思。有時候,該生字的意思不見得是字典中所提供的第一個意思的用法,或者在下一句的文意中會對此生字有所解釋。到這時候,才開始查閱字典。若經過上述步驟仍不懂生字的意思,再翻閱字典或教科書的字詞表。查閱時,瀏覽每一個意思的說明,直到找到最適合文意的字義。記得也要確認生字的正確發音。最後,在書頁邊空白處寫下合適的字義或同義詞,以強化記憶。這些筆記同樣也是用鉛筆或可清除的書寫工具,因為它們沒有永久存在的必要。如果在閱讀過程中,您所推測的生字字義足以讓您繼續閱讀,使用字典只是在確認檢閱生字的最後一道步驟。每閱讀完一個段落、檢閱閱讀筆記時,記得檢查是否已經理解所有生字。仔細閱讀字典條目內容:單字的詞性變化、結構及使用範例;之後再作筆記。強化生字學習的方法當您學到一個新的生字,把它變成常用字庫的一部份。整理一份清單、甚至字卡,來強化與活用重要的生字。以下方法提供了視覺上與聽覺上的輔助,助您持續活用新學到的生字。記得持續使用字卡和以下方法,直到對字的用法不再陌生。您不需要將這些技巧應用在所有的生字上面,選擇一部份,然後進行密集的演練。依據字典上的標示,以正確方式發音讀出生字。必要時可查閱字典前後所附的發音符號對照表。寫下生字,並標出其結構(字根+字首或字尾 eg, unlimited, translation),並於口中(或腦海中)持續念出生字。在字卡背面寫下簡短的字義,然後抄下使用該生字的例句,持續念出這個句子,日後您會找到更多使用該字的例句。定期閱讀完成的字卡。最後,試著用該字造句。當您不需字卡就能完成一個句子,就成功了!更多擴充字彙庫的技巧擴充及深化字彙庫的最佳方式,是持續閱讀有關您有興趣、或有必要接觸之領域的文章;報章雜誌也可以,只要文章內容能引起您查閱生字的興趣。切勿只購買和閱讀文法書籍。短期而言,文法書籍可能對您有所助益,但因為其內容並不吸引人,這樣的練習方式無法長久維持。若您原本就對英文漫畫或電玩有興趣,也可以從那裡開始。當您在閱讀上累積夠多字彙,在演講或撰寫文章時就足以實際應用這些字詞。事實上,您也不需要刻意地去使用新學到的生字;在適當的使用時機下,就能自然而然地用上它們。當字彙以實在的理解流程建立,它們將永遠屬於您。文章由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同意後轉載,原文出處:https://bit.ly/3PuNusu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 - 英文編修、中英翻譯、期刊投稿服務 https://www.editing.tw/ 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2023年11月15日 18:15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 英文演講 英文學術 理解英文演講內容技巧:準備、筆記、閱讀提問:「先前有篇關於閱讀和記憶學術文章的建議讓我受益良多,那麼請問學術演講中的資訊該如何理解、吸收呢?學校最近時常開辦英文講座,我發現自己聽不懂演講者在說 什麼,尤其是外籍講者演講的時候。參加講座的意義為何?我需要為聽演講做準備嗎?做筆記的技巧有哪些?台灣學生理解英文演講的內容有哪些要領呢?由於計畫 出國念書,我想要多練習聽講能力,台灣學生如果留學國外,聽課時又有哪些要領呢?」—C-M. P. 交大工學院碩士生回答:學生對於聽講內容的吸收程度因人而異。基本上,越是能做到積極聽講,就能得到越多。以下是幾個實用技巧,包括如何為聽講做準備、作筆記和事後閱讀筆記等方面,以便學生從演講中獲得最多助益。但首先,我們應先思考為什麼大學維持舉辦講座的傳統。舉辦演講的意義舉辦英文演講能一次為大量的學生提供參加課程的機會。演講目的不同,會以不同形式運用演講時間。傳統演講中,講師利用演講時間將自己研究的整體概念傳達給學生, 為學生提供該領域的入門知識。換句話說,講師是「對著」學生講話。這種演講形式,聽講的學生適合仔細聆聽、詳細筆記,才得獲得最大效益。然而,近來許多講師常是以更具互動性的方式組織演講,要求聽講的學生在演講中能盡量參與學習項目。在此種形式的演講中,記筆記反而比較不重要,積極參與演講內容才是關鍵。在演講中,學生能:洞悉演講者針對講題中的重要概念分辨、瞭解講題的關鍵概念以不同角度思考講題內容接受刺激、以更嚴謹的方式理解講題該如何為聽講做準備參與演講前,先行閱讀與演講主題的相關內容,將對聽講大有助益。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任意瀏覽相關主題的書本就已經足夠。有些講者會事先把講綱放上網路,這時最好能事先下載、在演講開始前好好讀過一次。這樣,能讓聽者更容易理解、學習演講內容,因為事先閱讀能:讓聽者更熟悉關鍵字彙(即使不完全瞭解其意義)促使聽者就講題內容進行思考。聽講時該怎麼做「積極聽講」的意義在於:聽講時同時思考講題;對自己提出問題;將新概念和既有知識做連結;對演講內容進行評估;試著找出自己已經理解、尚未理解的部分,並維持專注。聽講時,維持專注可能相當困難。聽者的思緒有時會轉得比演講者言語所能表達得更快,因此,應運用積極聽講的技巧填滿時間,而非任由思緒漫遊放空。每個人都在演講時分心過,但這不是做白日夢的藉口。請趕緊回神,維持專注!以下是幾個技巧:專注在「有趣」的事情上,並且正向思考(想著「這好無聊」、「我早該待在家裡睡覺,而不是來聽這場演講」只有反效果)。記筆記能幫助聽者維持警醒。聽講前喝杯濃咖啡或嚼嚼口香糖也會有所幫助。充分的運動及睡眠也能幫助聽者維持注意力;任誰都無法在派對隔日的演講中維持清醒的。聽講中如何做筆記演講中該專心聽或是記筆記?記筆記雖然非必要,卻是很有幫助的。就算講師有發講綱、或我們有在網路上找的到相關資料,自己記的筆記卻因為以下幾點而更有價值:幫助記憶演講內容建立屬於自己的思考架構幫助自己在演講中維持警醒。切記,重點都是在於積極聽講。聽、然後思考,遠比記筆記與否還重要得多。太過執著於筆記,反而可能讓聽者錯過演講的重要內容。如何運用講義?講師所發的講義就像金礦一樣。收好、在演講結束後確實閱讀,並將它和演講其他材料歸檔存放。儘可能在演講開始前先拿到講義(例如從網路下載、列印出來),就能把筆記寫在講義上面。需要抄投影片內容嗎?看 情況而定。如果投影片和講師說的內容重覆,那麼就應該以聽講為主,再從講師的話中記筆記。若投影片標出的是關鍵名詞或重要定義,此時就應該將其內容抄寫下 來。有些投影片標出的是講綱,那麼只需要將投影片內容視為輔助,確認哪些內容值得注意就可以了。投影片檔案網路上通常都找得到,或者也可以在演講後向講師 索取。筆記中應該包含哪些內容?這應該由聽者決定;唯一準則就是:不要試著記下整場演講!確定自己清楚瞭解講師想要傳達的是什麼;記得演講主題、並在演講一開始就到場。注意聆聽講題的主要論點有哪些(如果手上有講綱,這就比較容易)。一般而言,說到重點時,講師會放慢速度、加強語氣,或者換上新的投影片。記下你覺得重要的字詞(別擔心錯字,之後都能再修改)。不需要寫下完整的句子,能用簡寫就盡量使用簡寫節省時間。試著使用概念圖、圖表等示意方式記筆記。視覺輔助對記憶是很有幫助的。演講之後該做些什麼?聽完演講的後續動作對於學習是相當關鍵的。如果未能做到以下步驟,聽講的收穫將很快流失:其他人討論演講內容;例如聽完演講、和親朋好友喝咖啡或吃飯時討論。聽講完一日內檢視筆記和講義。建議可以養成這麼做的習慣,有些人還會重謄、整理自己的筆記。標出不懂的內容、並動手尋找解答。和其他學生交換筆記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果能成立讀書小組一起討論,那就更好了。有些學生喜歡把演講錄音,若想要這麼做,除了需要一部品質良好的錄音機之外,也需要事先徵得講師的同意(並非所有講者都願意被錄音)。聽演講的錄音並非親自 參與演講的最佳替代方案,但在不得已的狀況下也只能如此。再者,聽第二次多多少少能讓聽者注意到更多的細節,尤其是英語為非母語的時候。把演講內容打成逐字稿只是純粹浪費時間。打逐字稿讓人忙碌,卻不見得能有效促進知識吸收。為台灣學生提供留學時聽講的建議英語為非母語時,聽講可能相當困難,無法透徹理解演講內容。千萬別為此感到挫敗,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聽講時也會遭遇到類似的困境。況且,美國國內有無數的留學生,即使英語聽力上有困難,亦無礙於其學習。盡量練習聽力。如果想要增進聽講能力,量盡聽越多越好。將同一段講話反覆聽上幾次,從新聞片段到演講內容都可以促進聽力。將演講錄音有時相當有用,但務必事先取得講師同意。隨著學期開始,可能將沒有足夠的時間反覆重聽所有課程錄音。儘管如此,一開始時這麼做的確是有所幫助的。試著矯正發音。聽力及發音息息相關,若能在發音上取得進步,亦能促進聽力。以下是幾個留學生常遇到的問題:講師說話太快當聽者對語言不熟悉時,口說語言總聽起來太快,因為所有的字詞都連在一起。一旦聽者漸漸習慣,講話速度將不再是個太大的問題。然而,有些講師的說話速度是真的太快(此時這會是所有學生的障礙,而非留學生專屬的障礙了),以下是幾項因應對策:可以直接要求講師放慢速度,這個方法有時很有效。不需試著用筆記下整場演講,記重點即可。事先閱讀相關才能對陌生字彙更有印象。將演講錄音,事後多聽幾次。和其他學生交流、分享筆記能補齊缺漏內容。字彙數量不夠同樣的,這只是和語言不夠熟悉時會遇到的問題。盡量多閱讀。字典不離身(但演講進行中不要查閱)。隨身帶筆記本,記下新學到的名詞。不同講師使用不同發音方式是的,即使講師也有發音問題。一旦確認是講師的腔調、而非背景知識不足造成障礙,聽者能試著找出講師的背景、故鄉的說話習慣等等,即使無法改變講師的說話方式,多多少少能更瞭解其意欲表達的內容。有些講師喜歡使用冷僻詞語對於英語非母語的聽者而言,這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礙。對於俚語的知識能藉由聊天、看電視節目來擴充。有時看肥皂劇是個有效的學習工具呢。對於美國文化的背景知識不足講師時常忘記初到美國的學生和當地學生保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記憶。如果不懂、或是有任何混淆之處,切記,持續地問問題!總歸一句,不需要太擔心聽力上的障礙,只要持續暴露於英語環境中,並且做到以下幾項,聽力自然會進步:廣泛的閱讀(特別是為聽演講做準備時)盡可能地擴充字彙庫;多接觸俚語、口語,並且矯正自己的發音。文章由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同意後轉載,原文出處:https://bit.ly/3r2jNFx 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 - 英文編修、中英翻譯、期刊投稿服務 https://www.editing.tw/ 華樂絲學術英文編修2023年10月06日 14:56